1、- 吴志强,《五个境界的城市观-吴志强教授谈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观》,刊于《城市中国》,20001,第23-35页。- 王伟、吴志强,《基于Voronoi模型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济南市区小学为例》,刊于《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编写研究报告10余份,发表论文12篇(均为第一作者);获部三等奖1次,内蒙古石油学会和山东省石油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次。发表的论文10余篇。
3、年获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调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曾主持科研项目2项,参加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外文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4、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被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SCI、EI、ISTP检索20余次,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5、他在学术界拥有多个重要职务,如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在省级学会中担任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6、吴志强主编的《戴复东论文集》精选了戴复东先生在多个重要学术平台上的卓越贡献。这些论文汇集了他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建筑师》等权威期刊以及国内外重大会议上的精华之作,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戴先生全面环境观的生动画卷。
车生泉教授的著作及论文情况如下:著作: 车生泉教授共编著了6本书籍,内容涵盖多个领域: 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深入研究了城市绿地景观的结构与生态规划方法。 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针对上海世博区域的生态功能区进行了详细规划研究。
车生泉教授编著的《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室内装饰植物设计与范例》、《庭院绿化设计》等专著,系统阐述了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室内装饰植物设计、庭院绿化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
在城市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乡村景观与休闲等领域,车生泉教授发表了50余篇论文,其中包含两篇被EI(英文)数据库收录的高质量论文。
1、城市设计:设计方案目录 在探讨城市设计时,首先要关注规划区的全面调查,包括规划指标、地图资料、地形、地基结构、气候与环境影响、土地使用、建筑物、道路开发、社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此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详尽的规划信息,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城市设计明朗的天空》的目录如下:第一篇《从建筑走向城市》:揭示了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风貌、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第二篇《城市设计新理念与新方法》:聚焦于当代城市设计的前沿趋势。讨论了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3、序城市经营进入整体策划和主题文化定位时代,策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和珠海作为代表,展示了通过策划实现城市特色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北京奥运圆梦园大策划,围绕2800亿元投资的运用,构建奥运遗产,通过卖楼花、卖纪念树、将北京建设成大奥运圆梦园,实现奥运经济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刘晓钟先生在学术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成果,他的专著涵盖了广泛的议题。其中,《小区规划设计的密度》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布局的关键要素,为优化居住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部作品《谈谈“精品意识”》则展现了他对建筑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强调了高品质设计的重要性。